中央農村工作會議_發展新興農業 2011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將直接利好水泥、水利、農機、電網等行業,這些行業是農林牧漁行業的上游行業。除此之外,2011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一號文件預計也將利好農林牧漁行業,尤其是種子行業。 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是2011年中央經濟工作六大任務之一,被列在第二位。為落實201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,提出2011年中央農村工作的目標和任務,預計2011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將于12月下旬召開。 2011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主要內容預計將形成2011年 2010年前三季度,七家種子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、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了17.1%、158.5%和123.2%,經營業績增長幅度遠大于經營規模增長幅度,說明七家種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顯著增強。
二、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。 1.缺乏關鍵技術,許多核心元器件和重要基礎件嚴重依賴進口。科技資源難以整合,綜合利用效率低,科技成果市場化程度差,經濟、科技“兩張皮”現象突出 2.市場發育程度較差,缺乏有效國內市場需求。 3.產業投資體制尚不健全,資金投入不足,中央和地方的科技投入缺乏有機銜接。資本市場不完善,企業融資渠道單一,創新和創業投資的環境急需改善 4.體制機制不配套、不完善,一些重要領域改革滯后,政策在具體實施中還未落實。。 5.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產品缺乏統一、權威的技術標準、市場準入標準和示范推廣機制。地方對“戰略性新興產業”的內涵和外延存在不同劃分標準。 6.地方投資沖動強烈,都想在“搶先發展、先行先試”中爭取主動,從全國范圍來看,產品的市場容量還比較有限,存在出現新的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的隱患。 二、我國已具備基礎條件,應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,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。隨著工業化、信息化和城鎮化快速推進,我國部分領域的科技水平已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,市場空間巨大。目前世界各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多處于起步階段,我國在不少領域的技術研發啟動較早,有的與國外差距很小甚至同步,部分領域還具有領先優勢。在光伏電池、太陽能硅材料、生物農藥、生物肥料、燃料乙醇、物聯網、電動車動力電池等行業,我國都具備很強的競爭力和相當大的發展潛力。 中央一號文件的主要內容。興修農田水利設施,發展現代農業,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預計將成為2011年中央農村工作和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要內容。 民建中央認為,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,是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全面分析當今世界經濟格局大變革、大調整趨勢,著眼于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,對我國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國際金融危機為全球經濟結構調整提供了機遇和挑戰,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,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逐步走上創新驅動、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,有利于擴大就業、提高經濟發展質量。無論是從美國、日本等國家的經驗看,還是立足我國當前實際,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科學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。 |